Waves交流群实录—“现场混音大赛”技术分享(上)

Bill Chu admin

Waves交流群实录—“现场混音大赛”技术分享(上)

2018年春天,由“金牌调音师”公众号组织发起,联合广东录音师协会与Prolight+Sound展会共同举办的“第一届现场混音大赛”,旨在以“现场混音”为主题,打造现场调音师们的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。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音频人的瞩目和热情参与,在Waves微信交流群中也反响热烈。

围绕此次大赛,Waves的交流群中自发掀起了数轮交流热潮,众多群友各抒己见,分享了自己对大赛素材作品进行混音试验的想法和操作。以下就是当日交流原汁原味的内容实录整理,重在参与,重在交流!


本次交流篇幅巨长,所以按发言顺序分为上下两篇分别发布,还请诸位看官耐心。


640.webp.jpg

余勇:这个扩声混音的东西最初我是在Pro Tools上做的,也仅仅只是想看看分轨质量。然后就找个空闲的时间去了仓库(我仓库搭建了一个给兄弟学习的混音平台),拉出一台M32来,用Reaper回放到台子。


用的方法其实特别简单,就是我们平常在现场用的那些手段。Solo播放轨道,慢慢的调整Gate(某些通道我也用Duck),先把杂质过滤掉,让原声更干净,不串味儿。


我对所有的轨道没有使用Trim,因为那个声儿太难听。


鼓组调试完成后,我按照平时调真鼓的套路,把该修整的频率都给修剪了一下。在Kick out挂了一个Gate用Sidechain(侧链)来触发,触发源是Kick in,在Bass上做了压缩,也是Sidechain触发,触发源是Kick out。


然后依次把吉他慢慢推上去,到一个平衡的位置。


最后,所有通道修剪完毕以后,按照他们在舞台上的常规位置做了Pan。


然后我在效果机架上挂了8个插件,呵呵,全满了……其中四台效果器分别是,一个Hall混响,两个Plate混响,一个DLY(延时);剩下的四个机架挂了三个PuigTec EQ  ,一个去撕声处理。效果器的使用呢,一个Plate混响给了主唱,一个Plate混响给了鼓组,一个Hall混响给了BV(Back vocal伴唱),DLY(延时)也是给主唱。


我仅仅是突出主唱,这个在现场我也会这么干。和声都跟主唱一样了,那要主唱干嘛?除非他是备用的。


因为是用台子混,所以所有的东西都是以控台内置的东西为主的,并没有增加任何的附加设备。


主唱的人声在分轨里稍微靠后,我没有动推子,用了PuigTec EQ的Gain来把他加大。


我的操作模式是主唱为主,然后叠加鼓组,最后用PGM去配,吉他单独控,因为吉他有些声音在整个音乐里面还是比较重要的,需要单独Solo。


主唱的通道还有去嘶声处理,做了一个130Hz的Low cut,剩下的EQ都在PuigTec EQ里面做的,还用了通道内置的Comp(压缩)。


640.webp (1).jpg

杜睿:介绍下这次混音所用设备,由于是现场混音,于是选择的调音台是Waves LV1,选用DiGiGrid D作为ADDA,SoundGrid Impact作为服务器,监听环境是真力8010,最后在EV XLD 218线阵进行回放。


我拿到分轨先大概听了一下,感觉Vocal、PGM、Synth Bass、OH有些麻烦,还有线噪很多,这些是需要解决的。而歌曲的风格偏向于Pop,但是要兼顾到Live,所以风格上会给更多的短混响使音乐软一点,长混响少用,使各个乐器清晰度提高。在Pop live中我会把人声的穿透力做得更大,这是我对歌曲风格的把握。


首先把分轨导入PT,测了速度是75,先将所有立体声组合成一轨,Aux加上混响和Delay,Hall和Room混响用的Waves H-Reverb系列,Plate用的Abbey Road,两个H-Delay,Pre-delay值用Sync。用InPhase解决所有的鼓的相位问题,先对齐OH的左右声道,然后用Sidechain把所有鼓组去和OH全部对齐。当然现场这么干不太现实啊。

640.webp (2).jpg

H-Reverb和H-Delay


640.webp (3).jpg

Abbey Road Plates


EP(电钢)、EG(电吉他)和DI Bass(线路贝斯)是有线噪的,用C1的Gate去除,OH有外人说话的声音也用C1 Gate去除。剩下的是串音的问题,这个用PSE和C1配合使用,鼓组大多数是用C1,BV(伴唱)和Lead vocal(主唱)用的PSE,区别就在于C1会吃掉很多音头,但是更加干净,而PSE更自然。


音头的事等下再说,先说下声相定位。给的分轨OH是鼓手位的,而我习惯于观众位,先把这个改过来,然后把Gtr、BV分开,Synth往中间挤一下,鼓摆好,开始下一步工作。我和余老师一样,没有改变Trim,全部靠压缩器和推子在干活。


然后是分组,鼓组一个DCA,剩下的乐器一个DCA,BV一个DCA,Bass和Kick再设置一个DCA,然后就开始混音了。


之后就是音色的塑造和平衡。人声一定是第一位,然后是各种主奏乐器。首先出现的主奏乐器是PGM.Synth,然而这一轨里面不仅仅有Lead,还有鼓的Loop,这个很麻烦,于是在这一轨道先做了一个EQ,500Hz衰减,8k提升,同时3k附近给De-Essing。把这个麻烦的事情解决后从低频部分开始混音。


先说说音头的事情,调整Attack值大家都知道,然后我用了一个神器——Smart Attack,我把这个给了Kick,只给了Kick,因为SN和Tom我还是希望不要那么硬,风格问题。


Bass正常使用的CLA-76压缩,在低频和高频给了Sidechain的压缩去了Kick out轨,目的就是不打架,还是不希望太重,同时Bass的高频给的比较多,因为在中间钢琴的一段中Bass还是很律动很好听的。然后下潜方面偷了个懒,用了MaxxBass。


下一个麻烦是人声,我用大量的时间去解决这个喷麦的问题,最后发现Scheps Omni Channel低频也能给De-Esser,很好,就这么解决。除了这个插件我还用了F6,同样解决这个问题。


640.webp (4).jpg

Scheps Omni Channel


下一个问题是Bass BV(贝斯手伴唱),真的不好听,但是必须得有,否则贝斯手就不高兴了。于是加上大混响,让他淹没在PGM里面,但是还能听到他的声音。


之后解决Gtr。除了音色的塑造,AG放在左边,右边给Delay,EG放右边,左边给Delay,这是可以拓宽声场的。


然后就是PGM EG和EG的问题,同样打架,于是Sidechain继续上,相互融合一下。


最后就是那堆麻烦的SN和Tom,全部用C6,让它们出现弹性,但是还是不满意,余老师告诉我加点Short Delay,立马鲜活了。


最后是HH,我个人认为HH问题不大,问题大的是OH,估计是184录的,高频太多了。于是就进行衰减,3k刺耳的部分给个De-Esser,8k再给个De-Esser,声音好了很多。


音色差不多搞定,说说混响和延时。我的原则一贯是混响推子给,然后耳朵感知到有混响了,就衰一点;延时同样原则,在我的感知中,延时是塑造声场的而不是真的听到,除非特效。我做了一点在人声,尾句是在最后录的时候我手动推出来的。


关于伴唱,我认为在歌曲的前半段是伴唱,后半段是轮唱,音量大小是不一样的,感觉也不一样,也是最后的时候动了推子。


我在LR母线上根据要求啥都没挂,Peak值也是到表的-0.5,我觉得Ok,毕竟不是混音还要预留3db,我对不让做母带的理解是这样的。


640.webp (5).jpg

芦超:我做了2个版本,1个参赛版,1个“小清新版”。先说下为什么做了两个版本。在接下来我会说到一点点的英文单词,并会对其做翻译解释,这样可能更有助于大家的交流!


首先,这是现场混音比赛,听到这首歌的分轨的时候,我觉得歌曲本身具备两种可能性:1、做得很现场(乐队化)2、这是个摇滚乐队唱的流行歌,歌曲本身具备很高的情感性。因此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版本:1、Aggressive(激进、刺激的) 2、Emotive(情感化的)。


我想不太多说关于技术手段的处理方式,而是说一点怎么塑造两种风格取向的内容!


Aggressive和Emotive本身不是音乐风格,而是情感表现形式!也就是希望听众听到后的感受!


先来说下Aggressive:Aggressive=激进的,刺激的。我们不多说虚无缥缈的,直接进入技术实现层面! 要做到Aggressive,有两个重要的因素:Attack(包括低频和高频)和中高频要做加强。解决好这两点,作品的呈现形态:歌曲的行进会以稳定的律动为主导(尤其这时候的Bass更像节奏部)。当然听众会下意识地淡化对歌曲本身的歌词和情感方面的关注度。


Emotive=情感的表现!要做到Emotive这样的,要弱化Attack(包括低频和高频),高频要做适当减弱!做到Emotive,歌曲的律动会以伴奏乐器为主导(吉他、Bass、键盘等),因此会给听众以错觉——“歌曲变慢了”。当然听众也会下意识关注歌曲本身的歌词和情感方面。


但是Aggressive和Emotive 是根本无法共存的,制作的时候只能是取舍关系!


之所以提交的参赛版本选择了“刺激”的版本,也是考虑到现场混音老师和观众的喜好!就像群里一位老炮儿老哥讲的:国内观众目前对艺术的认知还处在“唱得真高,声儿真大,画得真像”这个层面,所以观众到现场是要听到的鼓是Nickelback乐队这种听感,而不是原声鼓!


为啥又做了“小清新”版本,原因也是这个歌曲本身具备这种可塑性,加之这个歌曲在我个人看来原本应该是这种风格的。而“小清新版”也更接近唱片的感觉,适合在日常播放设备上听!


当然了,这个风格的塑造肯定是靠Waves来做的。


至于大家喜欢哪一个,和所谓的“参赛版”是否真的就是适合参赛,我个人并不确定,只是抱着尝试和交流的态度来做这个事情!


接下来是关于技术手法的问题,大家交流吧! 至于为啥我做的这个Mixing感觉“干净”,主要归功于F6的分频率Sidechain。


至于整体歌曲高频的定位,我个人喜欢是以HH为参考依据的!基本确定了HH的频率之后,整体歌曲的高频基调就定下来了。定这个基调,也是决定Aggressive和Emotive的一个重要分割线。


640.webp (6).jpg

混⾳设备:调⾳台Yamaha QL5裸混

⾳箱:L-Acoustics 112P

录⾳放⾳DAW:Logic

⾳频接⼝:Dante DVS

混⾳环境:中强度吸⾳录⾳间


大O:首先是在录⾳棚缺少现场空间感和氛围,缺少⾃然混响。分轨出⾃录⾳室,缺少现场环境素材,感觉很难适应Live⼤声场操作。所以混⾳并没有做到⼤声场的效果,也和我对混响的使⽤不精有很⼤关系。然后对歌曲理解,是对梦想的追求略带悲伤,温暖⼜⾼亢。中速,配器丰满,曲⻛偏流⾏。所以在现场我不会做太多的冲击感和刺激感,以温暖和丰满为主。不⾜之处很多,请⽼师们多指教。


⿎组:使⽤⼀对⽴体声编组进⾏⾼电平控制,⼀对⽴体声编组做平⾏压缩。Kick用Gate稍微弱化音头,只保留部分敲击感,主要突出⾃然衰减部分,配合EQ做⼤饱满度,追求和Bass的粘合度。Snare用压缩强化⾳头,调⽤多段压缩控制基⾳,叠加粉噪声增加清晰度。Tom Tom利⽤Gate和Comp重塑包络,⾳⾊追求⾃然,稍微削弱了⼀些起振和清晰度。Hi-Hat主要⽤来定位声相,因为吊镲话筒中串⾳已经很多。OH调节过程基本上是针对串扰,分别调⽤多段压缩控制底⿎和军⿎串⾳,但最终还是严重影响了⿎组的⽴体声声相,我还要努⼒学习处理技巧。


Lead(主唱)动态⽅⾯,先Comp平衡⾳量,然后调⽤四段Comp处理,Low控制喷⻨,但不削弱低频饱满度;Mid low控制⼝腔浑浊声,但不削弱冲击⼒;Mid high控制⼈声唱⾼⾳时过强的中⾼频和部分⻮⾳,High消除⻮音。Lead最后用76 Comp强化⼀点⾳头。Lead的EQ在压缩后,衰减中低频浑浊的声⾳,4k左右衰减部分⻮⾳,10k左右提升声⾳磁性。


Bass 1号Comp平衡⾳量;2号Comp加⼊微弱失真使⾳⾊更暖;3号使⽤3段Comp控制⾳⾊均衡,0-75hz-300hz-20k分别控制⾼中低频的平衡;4号76Comp强化⾳头和⾳染。


E.Gtr使用Gate扩展主歌和副歌两个段落的⾳量,事实上演奏过程中副歌和间奏2的时候我有推⾼2db推⼦。EQ调整清晰度。A.Gtr用Comp强化⾳头,2号Comp平衡⾳量,EQ调整清晰度。演奏中A1和B1主歌推起3db让A.Gtr更靠前。


Synth提升超⾼频,填充整体超⾼频。Key使用Gate除底噪,Comp强化⼀点点的⾳头,衰减10k让key靠后一些。


PGM-Gtr使用Gate除底噪,Comp平衡音量。Chorus没动,B-Vocals全部⽤2A Comp平衡⾳量,和多段压缩修串扰和均衡。


Pan声相,⿎组⾃然⽴体声,但是受到串扰的严重影响。Lead、Bass、A.Gtr居中,两侧分别是先左E.Gtr、Key、PGM Gtr,Synth和Chorus极左极右,和⾳按站位摆开Pan。


混响Room做⿎组融合度,补充衰减包络。Hall做的⽐较暖,做A.Gtr和Lead的深度对⽐。Plate相对较冷,做Lead与BV的深度,BV给的较⼤所以较靠后。Lead空间⾳色通过Hall和Plate相对⽐例控制均衡和残响强度。Delay做⾼低通滤波再Send⼊Hall和Plate,位置很远,作为Lead空⽩填充。



未标题-8_02.jpg